龟咯港脚 落地生根

先贤们为避乱下南洋,开始时也是暂时散居各处观望与比较,以期找到适合定居的地方;毕竟他们为避难离开家园,总要找一个可以安居落户的地方。这些地点包括:新加坡旧机场路一带、印尼廖内群岛、南马西海岸各地等等。

其后有一艘六马力的木电船,穿梭各地为大家提供物资与讯息。

当年往来各地的电船

当年往来各地的电船

经过了多时的视察与了解 ,先贤们选择了有殖民地官员驻守而日常生活相对安宁的龟咯落脚,期盼着能享有久违了的妥善法治 。

而龟咯岛这个天然屏障的存在,更过滤了台风的威胁。

大概是二十世纪(1901-2000年)初叶,散居在各地的先贤们,其中以福建金门居多,还有自潮州、海南岛的,陆续的聚居龟咯本土这个新据点;一起齐心协力的在这里建立了第二家园 。

我国还未独立时,移民出入手续通常都需要去中华民国驻马六甲的代办申请侨民证。

侨民登记证

侨民登记证

侨民证

侨民证

当年,物质缺乏,往来各地主要是靠木船的海上交通,有电船(油尿引擎),也有靠风帆的。

早期的舢舨渔船

早期的舢舨渔船

早期的舢舨渔船,后者靠风帆

早期的舢舨渔船,后者靠风帆

而大海上,有时风平浪静,有时却浪淘淘,因此常有沉船而不获人知的不幸事件发生。

近至七十年代(1961-1970年),家乡的外沿住屋的屋脚(屋子下面的泥滩)还常常可以找到被海水冲上来的人类骨头,如肩胛骨等。但由于当时对彼毫无观念,除了见怪不怪,视而不见外,孩子们在戏水抓螃蟹之余,有时还会拿在手里把玩着。

This is a unique website which will require a more modern browser to work! Please upgrade today!